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我又喜欢在巴黎走路,常常经过卢浮宫,想到一张画,就进去看一看。只看那一张,看完,做了笔记,出来在塞纳河边坐一坐,看看河水,想一想刚才画里的色彩光影,再继续做其他的事。
后来我才发现,进博物馆,只看一件作品,是多么奢侈的事。
大概从1973年开始,我就接了一个旅行社兼职导游的工作,专门接待到巴黎旅游的华人。其中多半以台湾的游客为主,偶尔也接到香港、新加坡的华人团体。
到巴黎旅游,卢浮宫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站。
1970年代,台湾的欧洲旅游才刚刚开始。一组旅行团的人数通常在四十人左右。为了吸引顾客,常常要找一位艳星作号召。时间的安排更为奇特,常常是三十天跑十八个国家。
一个社会在富有的初期,从封闭走向开放,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在最短的时间看到最多的东西,渴望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最多的物品,"俗搁大碗"的价值观因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媒体推荐我设想一个阅读中文的游客,可以带着一本书,慢慢在卢浮宫里徜徉抚掌,不慌不忙,但也不会遗漏最的作品……许多朋友知道我在巴黎的黄昏有一条穿越卢浮宫的"私密路线"。我把这条"私密"路线写在这本书里,给年轻朋友一个梦想,在成年后可以实现。
--蒋勋
目录前言--我与卢浮宫
第一章 绪论
先谈一谈卢浮宫的建筑历史
卢浮宫走向现代
卢浮宫文化轴线的起点
没有错过的遗憾
从哪里看起?
第二章 埃及
书记坐像
荷鲁斯立像
Wahibre石雕蹲像
拉姆西斯二世
狮身人面
书记夫妇像
木雕夫妇像
哈托女神与塞特一世
拉姆西斯三世石棺
托勒密法老王
阿肯那顿像
第三章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纳拉姆辛胜利纪念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亚述帝国人面牛身城门石雕
波斯彩砖城墙与弓箭手
第四章 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
帕特农神殿浮雕
米洛的维纳斯
萨摩色雷斯胜利女神
战士雕像
罗马时代阿波罗
罗马奥古斯都皇帝石雕
第五章 中世纪艺术
圣母受孕·耶稣受洗神龛
第六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
乔托《圣痕显现》
安吉利科(圣母加冕图)
波提切利(维纳斯与三女神)
乌切罗《圣罗马诺战役图>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垂死的奴隶》、《被绑的奴隶》
拉斐尔卡斯蒂廖内肖像
提香(田园音乐会)
委罗内塞《迦箪的婚礼)
卡拉瓦乔(圣母之死)第七章 佛兰德斯画派
第八章 西班牙画派
第九章 荷兰画派
第十章 日耳曼画派
第十一章 法国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