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读书,初中时阅读《红楼梦》、《四世同堂》、《堂吉诃德》和《射雕英雄传》四部小说后,耽湎于人情、世事之纷纭,彷徨于理想与现实之境域。高中时,读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美国人R·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之美国人艾恺所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文化的困境》,深为毛、梁为拯救落后之旧中国矢志不渝、身体力行而殊途同归之精神所震撼,顿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之真谛,自此立志做"有自己的思想,并按照自己思想行动的人"。
大学期间,在河北师院历史系张恒寿、胡如雷先生及秦进才、邢铁、任恒峻师感召与影响下,对中国历史及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继以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人生鹄的,庶几学有所成,以慰平生。曾师从翻译家、英语系黄宏荃教授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与创作及二希(希腊/希伯来)文化,忝为入室;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期间,师从刘桂生教授学习中国近代史学思想史,获益良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有一定研究。
授课风格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座右铭"人生无常,只争朝夕;修身立命,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