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比合资车好?
在很多国人心中,大家都觉得进口的质量好,即使是同款车型的合资车,也会偏向于进口款。但是奈何进口税率太高,进口车价格高居不下,算算经济账还是同型号的合资车更具性价比,至少牌子是国外的。这也导致很多人在新车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把车尾的"一汽奥迪"或者"华晨宝马"等字样的中文标给抠掉。

其实去不去掉都一样,满大街都是一样的合资车,去掉就成进口的了吗?而且除了面子偏好以外,进口和国产在质量上又有什么不一样呢?都是宝马奥迪,纯进口与合资之间究竟有啥差别呢?

零部件供应商和采购来源
合资车是指中外合资并在国内生产的成品车,往往利用了国外品牌车型的设计、技术、标准和生产线。而在零部件供应商和采购来源上,不单单仅限于出产地,有的虽然是原装进口的,但不一定是其本土生产的,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建立了生产线并在国内生产的。

简单的说,进口的零件全球各个工厂都用的是一样的,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进口车,对于零件质量方面采用的都是全球统一标准,如果具体对比的话会存在某些地域标准的差异,但是绝不代表质量差。

核心部件与核心技术
发动机、底盘以及变速箱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与核心技术,对于目前的合资企业来说,大多数合资厂并不是拿零件来组装,而是从钢板材料开始,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出来的,一些零件是国内的零部件厂家按照图纸和质量要求生产完后交给厂家的,大部分合资厂都有本土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厂。

质量工艺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合资车与进口车存在的最大差异就是质量。但其实现在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以及许多大型机械制造厂在装配线的操作控制方面早已不同以往,目前制造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国际标准和生产工艺,并运用了标准化工具和各种防错措施。小到一颗螺丝的拧紧,扭矩和进深都由电动扳手设置,不到位或者异常会直接报警;关键零件、订单化配置零件在安装前都会扫码确认,错装零件的可能性极低;一道工序的动作未完成,线旁计算机直接报红灯,是不允许进入下一道环节的。

当然了,国内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样会带来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出现在内饰做工的精细程度上。曾经在行业内有这么一个段子,德国的工人拧螺丝,规定是3又3/4圈,他就能一丝不苟的完成;而国内的工人拧,会觉得差不多就得了,3圈半也可4圈也可,最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当然这也只是曾经了,至少现在这样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