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成分为培美曲塞二钠,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 N -[4-[2-(2- 氨基 -4,7- 二氢 -4- 氧 -1H- 吡咯并 [2,3-d] 嘧啶 -5- 烷基 ) 乙基 ] 苯甲酰基 ]- ,二钠盐,七水合物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 C 20H 19N 5Na 2O 6?7H 2O
分子量: 597.49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冷冻干燥固体。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培美曲塞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核心为吡咯嘧啶基团的抗叶酸制剂,通过破坏细胞内叶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过程,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体外研究显示,培美曲塞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活性,这些酶都是合成叶酸所必需的酶,参与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再合成过程。培美曲塞通过运载叶酸的载体和细胞膜上的叶酸结合蛋白运输系统进入细胞内。一旦培美曲塞进入细胞内,它就在叶酰多谷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谷氨酸的形式。多谷氨酸存留于细胞内成为胸苷酸合成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抑制剂。多谷氨酸化在肿瘤细胞内呈现时间 - 浓度依赖性过程,而在正常组织内浓度很低。多谷氨酸化代谢物在肿瘤细胞内的半衰期延长,从而也就延长了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作用时间。
临床前研究显示培美曲塞体外可抑制间皮瘤细胞系 (MSTO?211H, NCI?H2052) 的生长。间皮瘤细胞系 MSTO?211H 的研究显示出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有协同作用。
人群药效学分析采用的指标是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此时人群接受的为单药培美曲塞,未接受叶酸和维生素 B 12 的补充治疗。通过观察粒细胞最低值来判断血液学毒性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现其与本品全身给药剂量呈负相关关系。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患者基线检查时胱硫醚或高半胱氨酸浓度高,那么其绝对粒细胞计数下降的会更为严重。叶酸和维生素 B 12 可以降低胱硫醚或高半胱氨酸这两种底物的浓度。经过培美曲塞多周期治疗,未见对中性粒细胞的累积毒性。
培美曲塞全身给药后( AUC 38.3- 316.8 m g?hr/mL ),中性粒细胞下降至最低点的时间约为 8 - 9.6 天,经过最低点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至基线水平的时间为 4.2 -7.5 天。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小鼠骨髓体内微核测定显示培美曲塞是断裂剂,但体外的多个实验研究( Ames 测定, CHO 细胞测定)均未显示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培美曲塞按照 0.1 mg/kg/ 日或更大剂量(相当于人类推荐用量的 1/1666 )给予雄性小鼠,可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精液过少和睾丸萎缩。
致癌作用:未进行培美曲塞致癌作用的研究。
适应症FDA批准的适应症:2004年,恶性胸膜间皮瘤;2008年,非小细胞肺癌;2009年,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治疗;
2004年Alimta刚刚获得批准时,其主要针对是间皮瘤的治疗。这是一种与石棉接触过多会导致的恶性疾病。但是对于雄心勃勃的制药公司来说,对于这一罕见疾病的治疗显然是不够的。肺癌是美国第三普遍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在2008年Alimta被批准应用于肺癌的治疗后,市场得以极大的扩展。从那时起,Alimta的销售额持续增长,2011年达到的10.4亿美金比2010年增长了5%,但礼来公司显然希望Alimta为其带来更大的利润。
礼来公司一直在尝试使用Alimta结合其他癌症疗法治疗各种癌症,但是这些研究多以失败告终。2010年,在头部和颈部癌症的实验中Alimta在临床三期阶段宣告失败。2009年,该药获FDA批准用于某些肺癌的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