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琇,又曰惠庵,漳州府漳浦县佛昙镇东坂人。生于大明宣德四年卒于宪宗十八年,中明成化甲午科贡元,成化辛丑任淞江通判兼署海防同知,后耀升淞江府正堂,逝于淞江府住所(今上海市)。
人物履历琇公年少聪颖,博览群籍,十六岁考中秀才,因仕途坎坷,年富方酬壮志。任职期间,本着爱国忠君、造福人民的远大抱负,积极开拓辖区。针对淞江倭寇骚扰日频和百姓盛行嫖睹诸问题,遂制定“据外辱于崇明以东,革内弊振淞江全境”等戍疆治民计划;推行“亦民亦兵,役囚为劳”新政策;于辖区沿海线置哨寮联防倭患、清理僧道革除伪牒百余人、撒弃淫祠十余所,把嫖客睹棍恶徒集中于崇明岛上,诲教以文学,感化囚徒,使之走上正道,化后之建设者称琇公为再生父母,进而摒除陋俗,发展生产。淞民亲死葬于水火之中,琇公教谕埋葬疆地勿受湿燥;清理海上盐课,发现亭灶空虚,追征无所,惠庵公授以福建先进晒盐法,未及半年,盐课皆登。淞江地处海滨江畔,盐田农田常遭鲎?为害,青面獠牙妖物横行,无头有尾海怪爬行银白食盐,黄澄五谷没人敢收,淞民年年致祭,年年为害,琇公亲恭实地,观后,仰天大笑曰:“淞民愚矣!此海怪乃天赐之上等佳肴,遂派人抓捕并亲教宰杀,取出鲎蛋(故有海怪偷吃高粱俗称番洗),授之烹饪,分赐尝食,市销极畅,琇公之“抗灾训愚”事迹成为千古佳话(府县镇俱有志),从此农业、盐业蒸蒸日上。
主要功绩琇公十年如一日,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辖区政通人和,终积成疾,逝于任上。役人收拾遗物,积蓄仅吊钱,市民闻之,全市停业,哀号震天,如丧考妣,治丧者皆由郡县募捐,方得扶柩还梓葬于下苏前坑尾。淞民为报恩,乞留衣冠塑造神像,并建造报恩祠年年奉祀。宪宗皇帝赐匾“淞江别驾”,清康熙帝追祀漳州府漳浦县乡贤祠。
真是一代清官,万代传颂。